繁體中文
··· 人体经络主治病症查询系统
无标题文档





【穴位名称】
心俞

【汉语拼音】
Xīn Shū

【穴位高清图】



【别名】 背俞,五焦之间,心念

【所属经络】
足太阳膀胱经

【穴位位置】
在背部,当第5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

【生理解剖】
有斜方肌、菱形肌,深层为最长肌;有第五肋间动、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;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。

【中医作用】
宁心安神,镇惊止痉,清利湿热

【主治功能】
心悸,心律不齐,心绞痛,咳嗽,哮喘,神经衰弱,癔病,癫痫,精神病,胸背痛

【古代疗效】
惊悸、失眠、心胸烦闷、心痛、心胀、悲愁恍惚、健忘、小儿心气不足、数岁不能语、癫狂、痫证、半身不遂、遗精、白浊、黄疸、咳嗽、气喘、吐血、食不下、呕吐

【现代疗效】
风湿性心脏病、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心房颤动、心动过速、神经衰弱、精神分裂症、癫痫、癔病、肋间神经痛、胃出血、呕吐、食道狭窄、痈疽、支气管哮喘、再生障碍性贫血

【补充说明】
五脏俞穴

【治疗手法】
指尖按揉、指关节按揉、稍用力
【艾灸针刺】
向内斜刺0.5-1.0寸;可灸。《黄帝内经·背腧》:只可艾灸,不可针刺。


【针灸大成】
心俞:五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,正坐取之。《铜人》针三分,留七呼,得气即泻,不可灸。《明堂》灸三壮。《资生》云:刺中心一日死,其动为噫,岂可妄针。
《千金》言:中风心急,灸心俞百壮,当权其缓急可也。
主偏风半身不遂,心气乱恍惚,心中风,偃卧不得倾侧,汗出唇赤,狂走发痫,语悲泣,心胸闷乱,咳吐血,黄胆,鼻衄,目𥆧目昏,呕吐不下食,健忘,小儿心气不足,数岁不语。

【针灸资生经】
心俞二穴。在五椎下两旁各寸半。针三分,留七呼,得气即泻,不可灸。《明下》云:灸五壮。(《千》云:第七节对心横三间。) 《铜人》云:心俞不可灸,可针入三分。世医因此遂谓心俞禁灸,但可针尔。殊不知刺中心一日死,乃《素问》之所戒,岂可妄针耶?《千金》言风中心,急灸心俞百壮,服续命汤。又当权其缓急可也,岂可泥不可灸之说而坐受毙耶?

【针灸甲乙经】
心俞,在第五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,针入三分,留七呼,禁灸。

【名家验方】
心中惊悸,言语错乱:心俞、内关、少海、少府、后溪 (《针灸大全》)。
失眠:心俞、三阴交、神门、太溪、劳宫、脾俞、膈俞、肾俞 (《针灸学》,上海中医学院编)。
心痛:心俞、通谷、巨阙、膻中、神府、大仓 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。
悲愁恍惚:心俞、天井、神道 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
健忘易失,言语不记:心俞、内关、通里、少冲 (《针灸大全》)。
心邪癫狂:心俞、神门、阳溪、间使、尺泽、太冲、攒竹、曲池、申脉 (《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》)。
痫症:心俞、鸠尾、丰隆、百会、大敦 (《针灸正宗》)。
半身不遂,失言不语:心俞、百会、本神、承浆、风府、肩髃 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。
遗精白浊:心俞、肾俞、关元、三阴交、命门、白环俞 (《针灸大成》)。
黄疸:心俞、脾俞、合谷、气海、中脘 (《针灸集成》)。

【穴名阐释】
穴是心气转输、输注之处,为治心疾之要穴,故名心俞。

记录号码: 327
骨度测量法 一寸


骨度测量法 一寸


骨度测量法 三寸


前发际定位法


后发际定位法